法治护航 智创未来

   今年9月是首个“全国科普月”。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与法治意识,2025年9月8日,县科协联合县人民检察院、县关工委、县第二实验小学等部门创新形式,组织“弘扬科学家精神”暨“科普大篷车进校园”活动走进无棣县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以“科技+法治”融合沉浸式科技体验活动,用沉浸式普法、科技护航青少年成长。

      这次活动,在室内外同步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+普法项目。在学校报告厅内,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艳以“致青春,向未来”为题为师生做法治宣讲。在室外进行的大篷车展示环节,在科技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操作,学生们近距离观察,探索科学奥秘。

图片

       在科普现场,科普大篷车满载着VR虚拟现实、机器狗、机器人编程、声光电磁互动展品等20余件互动体验设备、科普展板和科学实验器材,搭建起一个“移动科技馆”。学生们在科技志愿者的引导下,动手操作体验,直观感受科学原理,激发探索热情。普及了人工智能、低碳环保等知识。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科学装置,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直观的体验,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,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惊叹与欢笑。本次活动是落实“双减”政策的重要举措,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,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的局限性,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。以后县科协将持续推动科普资源下沉,形成常态化科普教育机制。

图片

      报告厅内,这场“科技+法治”的融合课程以“我是普法好少年”作品展播拉开序幕,作品《守法好少年》(学生快板)和《活力校园扬正气》(三句半)倾心助力正向赋能,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艳以“致青春,向未来”为题为同学们做法治宣讲。王艳结合校园欺凌、网络打赏、隐私保护等热点案例,讲解民事行为能力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,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。帮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规则的关系。“既有趣又有用”情景模拟环节中,学生主动讨论“高空抛物责任划分”等案例,法治思维显著提升。 

图片

      来自4年级1班的学生代表苑玟熙说:“以前觉得法律很遥远,今天才知道它和我们的科学实验一样,都是解决问题的工具。平时我在上科学课时就对科学实验充满好奇。今天的科普体验活动让我觉得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公式,而是能亲眼看见、亲手触摸的‘魔法’,让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我希望以后能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。”教师代表郭锐表示:“此次活动形式新颖,将科普与法治结合,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了对规则和责任的认知。

图片

       此次活动,是整合科普资源下沉与沉浸式法治宣讲并驱“开学第一课”的初次尝试,旨在提升教育的互动性、实效性与实践性,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、法律素养和综合能力,鼓励学生成为法治与科学传播的践行者。